1. 檸檬醛為本公司優(yōu)勢(shì)產(chǎn)品,可申請(qǐng)免費(fèi)樣品
2. 極速發(fā)貨,高效助力生產(chǎn)
3. 品質(zhì)保證,穩(wěn)定供應(yīng)
4. 支持驗(yàn)收后付款
檸檬醛 | |
---|---|
參數(shù) | 數(shù)值 |
含量分析 | 準(zhǔn)確稱取試樣約1g,然后按醛和酮測(cè)定法中羥胺法(OT-7,方法一)進(jìn)行。計(jì)算中的當(dāng)量因子(e)取76.12。 |
毒性 | ADI 0~0.5mg/kg(FAO/WHO,1994-)。LD50 4960mg/kg(大鼠,經(jīng)口);MNL 500mg/kg |
使用限量 | FEMA(mg/kg):軟飲料9.2;冷飲23;糖果41;焙烤食品43;膠姆糖170。 |
食品添加劑最大允許使用量最大允許殘留量標(biāo)準(zhǔn) | |
化學(xué)性質(zhì) | 無(wú)色或微黃色液體,呈濃郁檸檬香味。無(wú)旋光性。沸點(diǎn)228℃,閃點(diǎn)92℃。有順式與反式兩種異構(gòu)體。用亞硫酸氫鈉處理,順式溶解性極微,而反式卻很大,故可將兩者分開(kāi)。順式檸檬醛:相對(duì)密度(d200.8898,折射率(nD20)1.4891,沸點(diǎn)118~119℃(2666Pa)。反式檸檬醛:相對(duì)密度0.8888,折射率(nD20)1.4891,沸點(diǎn)117~118℃(2666Pa)。溶于非揮發(fā)性油、揮發(fā)性油、丙二醇和乙醇,不溶于甘油和水。在堿性和強(qiáng)酸中不穩(wěn)定。 天然品存在于檸檬草油(70%~80%)、山蒼子油(約70%),檸檬油、白檸檬油、柑橘類葉油等中。 |
用途 | GB 2760—96規(guī)定為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。主要用于配制檸檬、柑橘和什錦水果型香精,亦為合成紫羅蘭酮的主要原料。 |
用途 | 用作調(diào)香劑, 配制檸檬香精,也用作合成紫羅蘭酮和維生素A的原料 |
用途 | 用途廣泛,用于需要檸檬香氣的各個(gè)方面。是檸檬型、防臭木型香精、人工配制檸檬油、香檸檬油和橙葉油的重要香料。是合成紫羅蘭酮類、甲基紫羅蘭酮類的原料。也可用來(lái)掩蓋工業(yè)生產(chǎn)中的不良?xì)庀?。還可用于生姜、檸檬、白檸檬、甜橙、圓柚、蘋果、櫻桃、葡萄、草莓及辛香等食用香精。酒用香精亦可用之。 |
用途 | 檸檬醛是我國(guó)規(guī)定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,可用于配制草莓、蘋果、杏、甜橙、檸檬等水果型食用香精。用量按正常生產(chǎn)需要,一般在膠姆糖中使用量為1.70mg/kg;烘烤食品中43mg/kg;糖果中41mg/kg;冷飲中23mg/kg;軟飲料中9.2mg/kg。 |
用途 | 用于人造檸檬油,柑桔油的調(diào)制,以及其他柑桔類香料、水果香精、櫻桃、咖啡、李子等食品的香精,還廣泛用于餐具的洗滌劑、肥皂、花露水的加香劑。檸檬醛是合成紫羅蘭酮及甲基紫羅蘭酮、二氫大馬酮等原料;作為有機(jī)原料可還原為香茅醇、橙花醇與香葉醇;還可轉(zhuǎn)化成檸檬腈。醫(yī)藥工業(yè)中用于制造維生素A和E等,也是葉綠醇的原料。 |
用途 | 合成維生素A。香料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 | 天然存在于檸檬草油,檸檬油、白檸檬油、柑桔油、山蒼子油、馬鞭草油中。在檸檬草油、山蒼子油的天然精油中含量70-80%,可以從精油中劃溫蒸餾而得。如果需制取精品,可用亞硫酸氫鈉法進(jìn)行純化處理后,減壓蒸餾。工業(yè)上合成檸檬醛的方法是以合成甲基庚烯酮為基礎(chǔ),由甲基庚烯酮和乙炔制得3,7-二甲基辛烯-6-炔-1-醇-3(脫氫芳樟醇)。然后,在聚合的硅砜催化劑存在下,于140-150℃在惰性溶劑里將脫氫芳樟醇直接重排而成。另外,從工業(yè)香葉醇(及橙花醇)用銅催化劑減壓氣相脫氫可制取檸檬醛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 | 檸檬醛天然存在于山蒼子油(約80%)、檸檬草油(80%)、丁香羅勒油(65%)、酸檸檬葉油(35%)和檸檬油,工業(yè)上可以從天然精油中分離而得,也可由化學(xué)合成制備。 以甲基庚烯酮為原料合成 乙氧基乙炔溴化鎂與甲基庚烯酮縮合生成3,7-二甲基-1-乙氧基-3-羥基-6-辛烯-1-炔,經(jīng)部分催化加氫得烯醇醚,后者用磷酸水解和脫水得檸檬醛,得率按甲基庚烯酮計(jì)為68%。也可由乙炔與甲基庚烯酮縮合制得脫氫芳樟醇,然后在縮合硅砜催化下,在140~150℃和惰性溶劑中重排得到檸檬醛。從山蒼子油中分離(這是我國(guó)生產(chǎn)檸檬醛的主要方法) 將含檸檬醛約75%的山蒼子油30kg,在充分?jǐn)嚢柘录尤胧孪扔?8kg碳酸氫鈉、38kg亞硫酸鈉與大約165kg清水配制的混合液中,室溫下攪拌反應(yīng)5~6h。靜置過(guò)夜分層,下層檸檬醛以加成物的形式析出。用少量甲苯洗滌加成物以除油,并甩干。然后加入10%的氫氧化鈉溶液,在室溫下分解出檸檬醛,并用苯萃取。萃取物先在常壓下(80~82℃)蒸餾回收苯,然后減壓蒸餾,收集110~111℃(1.47kPa)的餾分,得98%檸檬醛純品約15~16kg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 | 由檸檬草油或山蒼子油用分餾法或亞硫酸氫鹽法分離而得。 由香葉醇、橙花醇或芳樟醇在鉻酸催化下氧化而得。 |
別名 | 3,7-二甲基-2,6-辛二烯醛;草甘磷;3,7-二甲基-2,6-辛二烯醛;3,7-二甲基-2,6-辛二烯;枸椽醛;檸檬醛B;檸檬醛;草甘磷/檸檬醛 |
英文別名 | 6-Octadienal,3,7-dimethyl-2;cis,trans-Citral;cis-Citral;Citral(cisandtrans);Citralacis-3,7-dimethyl-2,6-octadienal;Citral,c&t;citral,mixtureofcisandtrans;femanumber2303 |
檸檬醛 | |
---|---|
參數(shù) | 數(shù)值 |
熔點(diǎn) | <-10°C |
沸點(diǎn) | 229 °C(lit.) |
密度 | 0.888 g/mL at 25 °C(lit.) |
蒸氣密度 | 5 (vs air) |
蒸氣壓 | 0.2 mm Hg ( 200 °C) |
折射率 | n |
FEMA | 2303 | CITRAL |
閃點(diǎn) | 215 °F |
儲(chǔ)存條件 | 2-8°C |
溶解度 | 0.42g/l |
形態(tài) | Liquid |
顏色 | colorless to light yellow |
爆炸極限值(explosive limit) | 4.3-9.9%(V) |
水溶解性 | PRACTICALLY INSOLUBLE |
Merck | 14,2322 |
BRN | 1721871 |
穩(wěn)定性 | Stable. but readily isomerizes. Incompatible with alkalies, strong oxidizing agents, strong acids. Combustible. Air light sensitive. |
CAS 數(shù)據(jù)庫(kù) | 5392-40-5(CAS DataBase Reference) |
NIST化學(xué)物質(zhì)信息 | Citral(5392-40-5) |
EPA化學(xué)物質(zhì)信息 | 2,6-Octadienal, 3,7-dimethyl-(5392-40-5) |
檸檬醛 | |
---|---|
參數(shù) | 數(shù)值 |
危險(xiǎn)品標(biāo)志 | Xi |
危險(xiǎn)類別碼 | 38-43 |
安全說(shuō)明 | 24/25-37 |
危險(xiǎn)品運(yùn)輸編號(hào) | 1760 |
WGK Germany | 1 |
RTECS號(hào) | RG5075000 |
自燃溫度 | 225 °C |
TSCA | Yes |
海關(guān)編碼 | 2912 19 00 |
HazardClass | 8 |
PackingGroup | III |
毒害物質(zhì)數(shù)據(jù) | 5392-40-5(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) |
毒性 | LD50ally in rats: 4.96 g/kg (Opdyke) |
2-甲胺基-3-吡啶甲醇(32399-12-5 ) | 丹酚酸 B(121521-90-2 ) | N-乙酰-L-谷氨酰胺(35305-74-9 ) | 4-羥基-2-甲氧基苯甲醛(18278-34-7 ) | 對(duì)苯二甲醛(623-27-8 ) | 二苯甲酮亞胺(1013-88-3 ) | 鹽酸阿考替胺三水合物(773092-05-0 ) | 4-甲苯硼酸(5720-05-8 ) | 卡波姆樹(shù)脂(9003-01-4 ) | 三氯乙酸酐(4124-31-6 ) |